本帖最后由 隨州日報 于 2020-11-17 10:57 編輯
點燃民族復興之火 隨州一中高二(2)班 何欣怡 指導老師:周 順
習近平總書記說過:高樓聳立在我國的大地上時,民族精神也應巍然聳立在大地上。這句話深刻地揭示出當前對中華民族復興、中華民族精神崛起的需要。民族復興,與祖國的未來關系密切。
若將民族復興比作船,它便是載著中國未來駛過萬重山的輕舟;若將民族復興化作星,它便是指引中國方向的北斗星……而我,愿將它比作火,傳遞著希望、光明與溫暖的火,它將支持中國傲立于世界群雄之林。
民族復興之火的點燃,需要華夏兒女的拳拳愛國情。“眾人拾柴火焰高!”一個民族若是團結一致,那么往往無堅不摧。日本侵略者帶著囂張的氣焰進軍我們的祖國,卻在中華民族由拳拳愛國情連接在一起的統(tǒng)一戰(zhàn)線面前潰不成軍、黯然離去。愛國之心將人們團結在一起,共同抵抗一切妄想不利于祖國的勢力,讓民族血脈得以延續(xù)。民族血脈的延續(xù)、傳承為點燃民族復興之火奠定了基礎。
民族復興之火的點燃,更需要華夏兒女的切切報國情。不愿看“生命的泥委棄在地上,不生喬木,只生野草”的魯迅;“捧出一顆丹心,獻與億兆生靈”的陶行知;“革命尚未成功,凡我同志仍需努力”的孫逸仙……他們的切切報國情喚醒了世人,感化了民眾,正是因為這懇切的報國志向,民族才不至于就此消亡。華夏兒女的報國之心為點燃民族復興之火創(chuàng)設了可能。 點燃民族復興之火,更重要的是火種的看守人、助燃者,而這一重要的角色,無疑被時代托付給了新時代的我們。無論是年紀輕輕就自制飛天火箭的劉上,還是早已發(fā)表科研文章斬獲大獎的曹原……每一個青少年,理應是時代的新生力量,都是民族復興之火的守護者與助燃者。
民族復興之火需拳拳愛國情點燃,需切切報國情燎動,更需充滿無限可能的青少年們守護、助燃并傳遞下去。
唯此,民族才算真正的復興。為此,社會中的你我他都應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力量,雖萬死,難辭!
|